您的位置  高等教育  焦点

织女只有一个丈夫,哪来这么多“牛郎故里”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08-29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织女只有一个丈夫,哪里冒出来这么多‘牛郎故里’呢?”近日,有网友发帖称,七夕临近时,国内多地均宣传其是七夕文化的发源地,乃至称当地就是“牛郎故里”。记者调查发现,全国至少有五地自称“七夕文化发源地”“牛郎故里”。(8月26日 《北京青年报》)

七夕被称为“中国版情人节”,在国内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底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七夕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之一,因牛郎织女的传说而深入人心,再加之寓意深刻的文化内涵而成为优秀文化的代表。织女生在天庭无以相争,但以孝子为原型的牛郎,“何处是故乡”则有些令人烧脑。基于牛郎织女的故事出自于传说,并没有真正有史可查的真人事件,也没有明确的地方界定,谁都可能成为“牛郎故里”,每个地方都可以成为“牛郎故里”。

“牛郎故里”出现了多个不同的版本,在全国先后涌现出五个“牛郎故里”, 如同观音故里、孙悟空故里之争一样,依然还是名人故里乱象中的缩影。故里之争表面上是尊重历史文化,就里子而言不过是借传统文化之名而行旅游开发之实,以达到“借故造景,顺势开发”的目的。

但问题在于,一方面,乱花迷眼的故里乱象会带来极大的文化困惑和公众疑虑,带来社会信任危机也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另一方面,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牵强附会和文化造景,本身属于重复建设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这种功利化的政绩驱动会形成极大的路径依赖,会产生创新能力的弱化和退化,恶性竞争在造成“千城一景”的同质化时,在后续开发和利用上也难以持续。

毕竟,对于游客来说,最想探寻最真实和最贴近的名人故里,即便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故里也不能纷争四起,套路雷同,不加节制。就现实情况来看,故里之争的模式化呈现出几个方面,一是当一地行之在前且有一定的成效时,其他地方也会纷纷效仿迅速跟进,采取竞争的态势而非挖掘新的路子;二是在手法上,不外乎挖出几个名人、修几处故居、开几场座谈会、编几个牵强附会的故事、造几处人造景观就开始收钱营运;三是在此基础上乱延伸和改编,使传统文化完全改变了原有的模样,成为赤裸裸的低层次文化消费品,令传统文化的传承陷入庸俗化和功利化的泥淖而不能自拔。

文化啃老本身无可厚非,也属于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利用的应有之义。传统文化也只有在开发中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但必须纠正和防止“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恶性竞争行为,以及违背传统文化保护规律的生编乱造。既要尊重事实,又要尊重历史,应当成为传统文化保护和利用的基本原则,也是最终界定故里归属的一个核心标准。宥于传说人物故里的模糊性,加之缺乏有证可查的明确依据,对名人故里的界定和评定就需要进行有效的统筹,并明确一些具体的原则,进行更高层面的指导、规划、统筹和干预,避免乱象的不断演变。

正如专家所言,国家可以对此类名人故里的申请加强统筹,组织专家进行评审。无论是确定相关名人故里的唯一性,还是实行联合式开发,国家有关部门都不能让这种状态长期陷入无序之态,对于多地相争的故里应及早出手,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和评估,界定每个地方申请的合理性,否定其非理性;在此基础上应结合传说或史料,对名人故里进行详细考证,最终得到一个相对准确和权威的结论,给“牛郎故里”确定一个“官方答案”。更重要的是,要通过相应的检查与评估,对走偏的“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及时进行纠偏,防止大建大造带来的公共资源浪费和重复性建设,也给功利的政绩观及时浇上一盆冷水。

地方发展当然有其自主性,但合理性与科学性与否,离不开科学的审查和评估机制,这既是对市场规则与科学规律的尊重,也是对权力的有效约束。

作者:堂吉伟德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党委工作汇报
  • 编辑:王晓平
  • 相关文章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