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高等教育  新闻

被父母当做“艺术品”来培养,是怎样一种体验?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10-11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有人说:“考上大学。”

有人说:“找个好工作。”

有人说:“做人生赢家,走上人生巅峰,迎娶白富美。”

有人说:“考上大学。”

有人说:“找个好工作。”

有人说:“做人生赢家,走上人生巅峰,迎娶白富美。”

无论选择哪条路,都有一个共性:要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但这样的成功,似乎又有些局限性。9月初,马云在云谷学校给家长们上的《开学第一课》,提出了很多具有时代意义的观点。归根结底,可以概括为: 鼓励孩子自由探索、自由创造、自由表达。

在我国的教育体系里,孩子们都是如何“通关”的呢?通常要遵循这样的流程:幼儿园阶段培养孩子对世界的好奇心;小学阶段培养价值观和学习习惯;初中阶段培养学科基本知识和技能;高中阶段培养思维能力、创造力、对未来的志向;大学阶段,培养对所学专业的专业度和专注力。

贯穿在这个流程始终的“通行证”,就是考试。考试,作为对当前知识和技能积累程度的证明,归根结底,是为了帮助孩子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帮助老师改进教学方法以更好地适应教学需要。但孩子未来的成就,取决于在学习和考试的过程中,培养对知识的热爱、对方法的领悟和对梦想的坚持。

教育孩子,就像一次价值投资,老师和家长并不总能知道正确答案,而社会是一场更大的考试,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能够脱颖而出的孩子,是那些既能遵守规则,又能用自己的方式获得成就的孩子。时代在进步,唯有以更具前瞻性的理念,才能帮助孩子成为自己人生的赢家。核心是,家长有没有独具匠心地把孩子打造成一件“艺术品”。区别于“流水线产品”,那些“艺术品”,更长袖善舞,自在舒畅。

大量最新研究表明,那些获得较高社会成就的人,他们的家长都有着这样的3个教育理念。

01

条条大路通罗马,成功的定义有很多

在多种选择下,这些家长会根据孩子的爱好和需要去培养孩子,他们会把握孩子成长的大方向,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和适合的学校和专业方向。

他们明白,孩子首先应该是一个身心健康的人,所以不会只督促孩子学习,并取得好的成绩,而忽视孩子的全面发展。

其次,孩子的心态应该是积极向上的,所以在教育的过程中,更重视对孩子智商、情商、逆商的培养,还要引导孩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前进路上的成败,在不断总结的过程中不断提升。

再次,不让孩子“独学而无友”,而是把他们培养成善于社交,富有团队精神的“准社会人”。

02

“玩”并不是“学”的天敌

在过去,教育就是学习知识、技能,通过各种考试,但是在现在这个“工业4.0时代”,传统的教学方法、教育理念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潮流了。

一提到玩,很多家长会把它跟学习完全对立起来,只在如何让孩子“少玩多学”,甚至“只学不玩”上下功夫,甚至搞得亲子关系也渐渐尴尬。但其实, 那些自律、专注,并且“会玩”的孩子,更易于成功。

心理学家Harlow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把幼猴随机分成两组,一组由布偶做的假“猴妈”带大,一组由真实猴妈带大。长大后,把全部猴子放回到正常的族群中,那些被布偶“猴妈”带大的猴子性格孤僻,既不找其他猴伙伴玩耍,也不愿意找对象。即便经过一番努力,给他们“包办婚姻”,在20只被布偶“猴妈”带大的猴子里,有4只杀了自己生的幼猴,8只经常暴揍幼猴,7只自分娩后就再也不搭理幼猴,只有1只想起来给自家宝宝喂奶。

问题出在哪呢?Harlow推测,可能跟“运动少”有关。于是他把布偶“猴妈”摇晃起来,又把实验做了一遍,结果这次长大的幼猴成年后的状况与被真实猴妈带大的幼猴基本无异。

对人类来说也是一样, 适量的玩耍对孩子脑功能的发育非常重要,尤其是对婴幼儿和小学阶段的孩子。能玩出花样的孩子更有创造力,并且在玩的过程中,也是一个培养他们动手能力、社交能力的过程。

03

思维格局的培养比知识的学习更重要

麻省理工学院的最新研究表明:家长跟孩子对话的方式,决定了孩子未来的思想格局。用对话的方式培养孩子的哲学思辨力,可以帮助孩子变得勤学好问,思维敏捷而缜密,活的更通透。哲学是思维的体操,经常参加这种训练的孩子,在阅读理解、写作和数学成绩上都会得到相应的提升。

有一个绘本,叫《嗨!小蚂蚁》,里面有一个小故事,一个男孩想要踩死一只蚂蚁,这可以引出一个严肃的哲学思辨问题: 对生命的尊重。

对于3、4岁的孩子来说,如果没有经过这种类型的教育和启迪,他们意识不到生命是什么,该不该被尊重。他们会觉得,蚂蚁是弱者,它这么小,不需要被尊重。但美国“philosophy for children”即“儿童哲学”理念的倡导者为此却精心设计了配套的讨论课。

以这个故事为例,家长可以设置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

第一步,提出一些跟故事相关的小问题,比如,如果你是蚂蚁,你被踩了会不会疼?如果蚂蚁被踩死了,他的爸爸妈妈会不会伤心?

第二步,把问题升级为抽象的问题,比如,生命是什么?如果孩子不懂,可以在网上搜索相关的音视频素材,让孩子对生命的意义有所领悟。

第三步,让孩子进一步认识到“权利”和“实力”意味着什么,比如问孩子:在学校,比你高的孩子就可以欺负你吗?

通过这样的思辨,孩子的思维会更具灵活性、深刻性,也更缜密。教育是一个漫长的历程,但它的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显示出来。与家长朋友们共勉!

作者:知子花郭欣雨,图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转载需注明来源,知子花教育(ID:zhizihuajy),18年专注于心理学和家庭教育领域,20000+海量原创家庭教育案例,扫码关注我,了解更多教子方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