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高等教育  新闻

中国人民大学:“馨”文化记录青春每一步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6-17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在中国人民大学,学生们的大学生涯是从一张问卷开始的。

  “你是喜欢早睡早起还是挑灯夜读?”新生入学前,先填写住宿调查问卷,通过调查找到和自己有相同爱好或生活习惯的室友,还可以自选卧具颜色和床位长度。青春从志同道合的室友开始,从无微不至的细节开始。宿舍的“馨”文化记录了学生们青春的每一步。

  宿舍是在远方的家

  经济学院2014级学生金山是品园1号楼616宿舍的宿舍长,他的家乡在辽宁省,“我的目标是做一个靠谱的人。身为宿舍长,我的职责是让616变得更加温馨、和谐”。

  他们买了盆栽点缀宿舍,把名人名言贴在墙上激励自己。每周六,他们有固定的卧谈会时间,分担彼此的压力,分享生活中快乐的事。在2015学年的评比中,616成为人民大学“十佳宿舍”。金山说:“宿舍是在远方的家。我很庆幸我们的相遇,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大家都能一起解决,互相支撑。”

  “学生公寓是大学生集体生活之家,是学生思想文化教育的第二课堂,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学生公寓的育人功能等都已成为公寓管理服务的重要课题。”中国人民大学后勤集团总经理助理田岩告诉记者,人大有21栋国内学生公寓及部分住宅区学生宿舍,4868间(套)学生宿舍,近2万名学生。

  “中国人民大学国内学生公寓始终坚持‘以学生需求’为导向,不断推进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标准化建设,打造温馨公寓、智慧公寓、文化公寓。”田岩说,学生公寓宿舍设施齐全,一层大厅提供微波炉、打气筒、针线包、五金工具、公共插座等服务项目,并逐渐建成完善的学生公寓成长辅导与生活服务平台。

  有限空间,无限“拾光”

  学生公寓里的“拾光小屋”,是人大学生课余喜欢去的地方。“拾光小屋”集学习室、活动室、阅读室、发展辅导室于一体,是学生公寓服务工作的重要平台。它的前身是品园6楼为学生准备的自习室,如今“品园”“知行”“北园”“东风”,不少公寓都有了各自的“拾光小屋”,已成了拉近同学距离、汲取精神营养的小园地。

  “从开始的整体构想,到设计图的反复修改,再到比选家具,同学们都花了大量心思。”学生公寓自管会廖盖伦同学说。

  “或许某一天,‘拾光小屋’会成为人大学子的共同记忆。希望这小小的包含关爱的空间,能够点亮同学们的一段段美好时光。”原东风公寓辅导员王志凯说。

  “校园妈妈”的24小时

  品园二楼的值班员任素花阿姨今年59岁,这是她退休后再做宿舍值班员工作的第八个年头,或许也是最后一个年头。

  任阿姨家住通州区,每次值班,都得凌晨4点多从家出发,赶最早一班地铁来到学校,早上7点准时到达宿舍楼进行工作交接。白天,她主要负责楼门值守、楼内巡视等工作。一直忙到晚上7点,与下一班值班员碰头后才离开宿舍楼。

  值晚班的阿姨工作时间从晚上7点到早上7点,她们很难睡个安稳觉,半夜一点钟以后,常常是隔20分钟左右就会有晚归的同学敲门。任阿姨告诉记者,平均每次值夜班只有不到两小时的睡眠时间。“我们自己也都是有子女的人,我们待他们就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任阿姨说。这些尽职尽责的阿姨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校园妈妈”。

  “为柔化管理刚性,构建情感式服务模式,我们推行情感式服务,将人性化理念渗透进学生思想行为养成的点滴中。”田岩说。 (记者 姚晓丹)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