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基础教育  动态

硕士生比本科生还多,我的学历又贬值了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04-03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原标题:硕士生比本科生还多,我的学历又贬值了

就业冷,考研热。/图虫创意

* 来源:有间大学(ID:youjian-university),作者:陈臻臻

继“高考推迟一个月”的奇迹见证之后,不少等待复试消息的大学生,觉得下一波的时代奇迹该轮到他们,呼吁“取消复试直接录取”的底气也更足了一点。

当然,取消复试大概是不可能的,奇迹不是每天都有。对于在家的准研究生而言,提起精神准备复试,熬一熬就有书读,至少暂时不用为就业发愁了。

放弃吧,复试是不会取消的。/微博

但有些学生读了研究生之后,才发现事情没有想象中这么简单:

“考上这所大学的研究生之后,发现研究生居然比本科生多。”

“研究生太多了,还没本科生值钱”。

比如,早在2012年毕业季,东南大学出现了研究生比本科生多308人的情况;

南京大学2018届毕业生中,本科生3047人,硕士研究生3892人……在扩招的背景下,高校研究生数量接近甚至超越本科生,并不算一件稀奇事。

“物以稀为贵”这样的形容,早已开始离研究生越来越远了。

有的学校被挤爆,也有人招都招不满

当然,并非所有高校的研究生学位都会被疯狂追捧,研究生过剩的情况,大多出现在那些位处经济发达的知名学府。

前述的南京大学,还有清北复交等顶尖高校,都算是本研倒挂的老根据地。

这些老牌名校倾尽全力投资研究生教育,其学术资源可谓是“富得流油”。

比如,在新中国教育史上率先创办研究生院的中科大无疑是首屈一指的大牛,而其2020届的硕士研究生高达3875,足足比同届的1901名本科毕业生多出了一倍不止。

原来硕士研究生才是大学的大多数。/unsplash

校内单单国家级的科研机构就有12家之多,在校任教的还有50余名中国科学院以及中国工程学院的院士,中科大每年接受数量可观的财政拨款,在学术道路上如履平地。

动辄上亿的财政拨款和优渥的教育资源向高等学府倾斜,这无不磁石般地吸引着考研学生往高处走。

对于普通院校而言,招不到足量的研究生,无法完成招生指标才是常态,没有地域优势和教育资源的加持,调剂之后才勉强凑够研究生的数量。

普通高校,没有资源,没有学源,苦啊。/unsplash

比如,部分处在偏远省份的某211大学,综合实力在全国的211院校靠后,所以,鲜有考生会优先考虑它,该校一届硕士研究生的数量只有100余人,这在一众名校中显得尤为局促。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能挤进top大学,那些吃了地域亏的学校,也往往成为考生们的“备胎”。

相比挤破头进顶尖高校的惨烈竞争,考生们在选择这些高校时,往往有种退而求其次的让步,就算考不上名校,要个985/211的研究生毕业证也挺划算的。

招不到外来的学生,有时就连校内的本科生在考研时也拒绝留校的机会。

考研正是鲤鱼再跃龙门的大好机会,自然挑好的大学上。/unsplash

有人统计了2015年至2017年北京某高校的推免生数据,在3年间,来自非985/211高校的推免生数量逐年升高,而该校绩点排名前五的学霸选择离开,向更优秀的高等学府出发。

高校人才流动来自2014年教育部发布的《攻读研究生工作办法的通知》,文件给予了推免生最大程度的择校自由,规定学校不能以任何形式限制学生自主报考的自由。

高校的人才流动方向反映了教育资源失衡的现状,人往高处走,来自普通院校的学生们扎堆选择教育资源更优的高等学府,造成了本研倒挂的现象。

而普通院校则面临研究生“空巢”,它们既拿不出教育资源,也招不到人。

就业和学术,难以兼得

曾有学者认为,本研倒挂与研究型大学的建设不无关系。

研究型大学,顾名思义就是将“研究”作为学校发展的首要任务,在中国高校的谱系中,除了研究型大学之外,还有教学型大学,应用型大学等六大分类,而打造一流的研究型大学显然是如今中国高校重中之重。

建国以后,高校的研究生历史起步得晚,常常需要借鉴国外成熟的治学经验,研究型大学便是从美国取回来的经。

1876年,美国约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