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教育新闻

关爱留守儿童 我们忽略了什么?

  • 来源:互联网
  • |
  • 2015-07-17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关爱留守儿童 我们忽略了什么?

全国妇联针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最新调查显示,70%以上的留守儿童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大约有34%的留守儿童有自杀倾向,19%的留守儿童甚至做过自杀计划。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各级法院判决生效的未成年犯罪人数平均每年上升13%左右,其中留守儿童犯罪数量约占未成年人犯罪的70%,而且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这些数据都指向一个可怕的事实——留守儿童正在成为社会高危群体。

为保障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无论是政府、学校,还是社会公益组织,都进行了努力与探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这些努力与留守儿童生命成长的真正需要还存在着较大的偏差。换言之,政府部门、农村学校、公益组织等关爱留守儿童的观念与行为亟待升级和完善。

就政府部门而言,须从关爱政策升级为国家战略。当前,基层政府关爱留守儿童的主要举措有:解决留守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对家庭经济困难的留守儿童给予经济补助,等等。其实,许多留守儿童家庭条件并不差,目前农村学校基本都有营养午餐,贫穷已经不是留守儿童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的相关机构在儿童疾病防治、普及义务教育等职责明确的领域,成效较为显著;而在预防和控制儿童伤害、保障儿童食品用品安全、满足留守儿童基本公共服务需求等方面,存在较大的不足。对此,有学者建议,在制定《儿童福利法》的基础上,设立统一的儿童安全与福利管理机构,监督法律实施情况,协调各部门工作,改变“九龙治水”的管理格局,建立以留守儿童为中心、自下而上的监管和救助机制,这不失为关爱留守儿童的顶层设计。

就农村学校而言,关爱留守儿童须从外在活动升级为内在心育。要改变留守儿童的心境,就必须改变其所处的环境。当前,许多学校在管理、教导留守儿童方面做得很多,但真正的教育却少得可怜。阅读会改变留守儿童的心灵状况,但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乡村教师少之又少;留守儿童最需要心灵的滋养,但农村教师群体的精神世界亦相对贫瘠……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留守儿童成长环境中的“重要他人”,乡村教师亟须改变以提升学科素养为核心的发展方式。其基本模型可以定位于“一个核心,两个基点”:以生命认知素养提升为核心,以学科专业素养和儿童研究素养提升为基点。这或将是打破教师成长困局的着力点,也可能是走进留守儿童心灵世界的突破口。

就公益组织而言,须从物质关爱升级为精神关爱。许多志愿者对留守儿童的关爱行为就是送书包、衣服、文具等,只停留在简单的物质关爱层面,很少甚至根本不知道留守儿童真正需要什么。

留守儿童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帮助?一些公益组织围绕留守儿童成长的核心需求,已经进行了有益尝试。比如:公益组织“上学路上”为留守儿童制作了“故事盒子”,希望通过有声阅读的方式改善留守儿童心理状况;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派出有工作经验的志愿者,长期在农村寄宿制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心理咨询活动,深受学生和学校欢迎。

尽管不同的机构、组织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和优势提供不同的关爱,但一定要避免“凭借热情一拥而上,激情退却身后留下一片狼藉”的现象,这种做法会使留守儿童面临再次被伤害的可能。所以,创新留守儿童关怀服务模式,提升关爱留守儿童的专业性,将是公益组织面临的全新课题。

留守儿童是当代中国特有的现象,也是我国普遍存在的问题,只有将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上升为国家战略,系统谋划、合力推进,才能让留守儿童拥有美好的明天。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