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就业培训  焦点

2010,大学生在求职和创业中成长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6-17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资料图:数据显示,2010年的大学毕业生人数为630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就业的,求职竞争十分激烈。

    新华网银川12月16日专电(记者 艾福梅)2010年,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数据显示,2010年的大学毕业生人数为630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就业的,求职竞争十分激烈。

    即将过去的2010年,有大学生无奈“逃离北上广”,有人坚定勇闯“国考”“独木桥”,当然也有人愿当“螃蟹”自主创业“突围”。

    “逃离北上广”——无奈背后是就业观的理性化趋向

    在大城市房价居高不下、生活压力持续增长的情况下,一些大学生将眼光转向中小城市,选择“逃离北上广”。这个群体虽然目前还不算庞大,但和多年来“奔向北上广”形成鲜明对比。大学生选择二、三线城市就业,是无奈还是看重其发展所带来的机遇?

    张亮是中国传媒大学一名即将毕业的研究生,目前正在老家宁夏银川一家媒体实习。三年前奔着北京的广阔舞台毅然从武汉一所大学考上研究生,原本想着能够留在大城市工作。

    然而,在同学“留北京要户口,否则走人”思想影响下,经过深思熟虑,他选择了回老家寻求发展机会。

    “记得之前有一家公司招聘时提供了两种选择:年薪十万元加北京户口;年薪十五万元没户口。几乎所有同学都倾向于前者,毕竟拿到北京户口以后生活、医疗、孩子教育等都方便很多。”张亮说。

    不可否认,一线城市过高的生活成本和竞争压力,导致青年人幸福感降低,是引发部分人“逃离”的原因。

    北京大学教授夏学銮表示,在城市化的初级阶段,青年选择一线城市工作生活,是理性化的表现,当一线城市人才饱和、生存压力增大时,从一线城市撤离到二、三线城市工作生活,也是理性化的表现。青年就业战略转移是一件好事,不必赋予其更多悲情的色彩。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