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教育新闻  行业

“城市智慧学习环境”建设渐成社会共识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6-15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5月29日,在 2016京交会“国际城市智能化技术与服务大会”上,《2016中国城市智慧学习环境指数报告》权威发布,北京、上海、武汉位居68个测评样本城市智慧学习环境指数前三名,智慧学习环境建设已得到来自政府、高等院校的更多关注和研究。

  数据显示,59.3%的东部测评城市、50.0%的中部测评城市、41.2%的西部测评城市和37.5%的东北测评城市的智慧学习环境指数,高于测评城市的平均值,“城市智慧学习环境”区域发展存在不平衡。

  《2016中国城市智慧学习环境指数报告》由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牵头立项和组织实施,联合政府部门、研究机构、行业协会、高校、中小学和企业共同完成。本次测评是从城市创新发展环境、场域智慧学习环境和市民智慧学习体验三个维度对城市智慧学习环境进行的综合评价。包括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30个三级指标。项目组共选择了68个城市作为测评城市,综合考虑区域分布、经济水平、城市人口与数据等多因素进行指数排名。

  报告显示,我国城市市民学习方式更加多样化,移动学习、在线学习日益普及;学习场所更加多元化,社区、场馆等学习场所利用率不断提升;学习资源更加丰富,学校学习资源数字化程度显著提高。

  据了解,自2014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智慧城市相关政策措施。在日前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明确提出,发展智慧城市和数字社会技术,推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在一系列国家政策支持和鼓励下,智慧城市建设迎来快速发展的新机遇,全国已有超过400个城市提出或正在建设智慧城市。作为城市数字化学习环境的高端形态和学习型社会、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学习环境建设已得到来自政府、高等院校的更多关注和研究。发展包括学校、家庭、社区、单位和场馆在内的智慧学习环境,成为社会各界的普遍共识。

  “智慧学习环境能够适应人们‘任意时间、任意地点、任意方式、任意步调’学习的诉求,以支持学习者轻松、投入、有效的学习。”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联席院长黄荣怀认为,城市市民的学习活动参与度与移动学习参与率、场馆利用率、家庭图书拥有量、单位重视员工学习程度和家庭数字终端设备的普及度等高度相关,加强家庭、社区、单位和场馆学习环境建设,能有效促进城市智慧学习环境总体发展。

  智慧学习是市民终身学习的有力支撑,也是城市系统“自我进化”的关键特征。加强城市智慧学习环境建设,对于提升公民科学文化素养和城市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黄荣怀在发布会上呼吁:“城市智慧学习环境建设不仅需要政府加强顶层设计,将其纳入智慧城市总体规划,还需要吸引企业、社会等多方参与,逐步建立健全的长效发展机制。”(通讯员 杨磊)

  《中国教师报》2016年6月1日第11版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